艺海观潮|根扎沃土,花开云端——新时代舞蹈考级的守正创新

首页    舞蹈世界    艺海观潮|根扎沃土,花开云端——新时代舞蹈考级的守正创新

舞蹈考级走过的将近40年历程,恰如成长中的树林,既有香飘四方的美丽花朵,也有需要修剪的旁枝斜蔓。如何守住桃李满园的正能量,是舞蹈考级在新时代面临的课题。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以提升青少年儿童艺术素养为目标的舞蹈考级,在北京舞蹈学院的倡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应运而生。孙光言、曲皓等老一辈舞蹈教育家将深耕数十年的舞蹈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积累,转化为面向广大普通人群的系统规范舞蹈普及教材,舞蹈普及教育的种子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发芽。转眼已经过去了近40年,舞蹈考级已经由最初北京舞蹈学院的一根独苗,发展出包括高等院校、艺术院团、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几十个舞蹈考级机构,涵盖了中国舞、芭蕾、国际标准舞、街舞等多个考级专业,参与舞蹈考级的青少年儿童每年达上百万人次。

 

舞蹈考级从无到有,有力地推动了舞蹈艺术的普及,培养了众多的舞蹈爱好者,从学习体验的角度为青少年儿童艺术素养提高作出了贡献。回顾过去几十年,舞蹈考级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主动作为——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

 

舞蹈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挺拔的身姿、妙曼的舞姿、律动的节奏,对爱美、活泼的少年儿童有着先天的吸引力。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师资、场地、课时、资金等资源的限制,即便是在国内的一线城市,能够提供学生全员舞蹈课程的学校并不多,一些基础较好的学校建立的舞蹈团,也仅能满足少部分有“特长”的学生,更多的学生很难与舞蹈结缘。

在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由社会力量自主开展起来的舞蹈考级的出现,从引导和服务个人兴趣发展的角度填补了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的空白,以组织模式和服务机制的创新满足了日益旺盛的社会需求,缓解了供给不足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实践了舞蹈考级举办者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

 

第二,弘扬传统——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国内诞生的第一个舞蹈考级项目,是北京舞蹈学院研发的中国舞考级。根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52个单位开展舞蹈考级工作,其中46个单位开设了中国舞考级专业,其中的很多内容不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既是社会的需求,也体现了舞蹈考级机构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舞蹈考级的内容当中,无论是登大雅之堂的中国古典舞,还是田间巷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都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有机会以舞蹈的方式亲近传统、体会经典、感受美好,在舞蹈艺术的浸润当中感受民族舞蹈的文化魅力,不仅了解和掌握了民族舞蹈丰富的舞蹈语汇,也强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舞蹈考级的蓬勃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优秀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了优秀民族舞蹈文化的影响力。

 

第三,以舞育人——让独特的功能和价值惠及广大青少年儿童。

 

根据统计,经常参与舞蹈考级学习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数集中在5岁至15岁的年龄段,这正是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旺盛、求知欲强、活泼好动的时期。参与舞蹈学习的学生,一方面能够以艺术化的方式认识身体、使用身体、养塑身体,在舞蹈艺术的熏陶中健康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学生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情绪、情感、情节、情境、情怀的模仿、表现与表达,也在不断丰富着内心世界。科学、系统、规范的舞蹈学习,不仅能传授舞蹈的知识和技能,也与音乐、文学、美术等文化门类一起,给予学生综合的体验和滋养,是身心共修实现和谐的过程。因此,学习舞蹈的青少年儿童往往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把内心的诗情画意借由挺拔、灵动、潇洒、从容的身体外化出来的特殊能力,呈现出身心和谐、洋溢着诗意状态的舞蹈“范儿”。

 

舞蹈考级的普及与发展,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有可能经常性地接触到舞蹈,舞蹈独有的美化心灵、健康体魄、涵养情操、促进身心和谐的功能与价值得以更广泛地发挥作用,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有了舞蹈所赋予的健美标记。

 

第四,勇于探索——为舞蹈艺术的普及积累丰富的经验。

 

舞蹈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学科,有它系统、完备、丰富的知识技能体系。如果从事舞蹈表演专业,系统的专业训练要从十一二岁开始,具有所谓“早期专业型”的特点。但是,如果舞蹈考级照搬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过程,不仅不适用于更广泛的青少年儿童群体,反而还有可能对少年儿童的身心有害。因此,目前得到社会认可的舞蹈考级,都是按照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舞蹈艺术审美需要和舞蹈教育理论基本规律,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对舞蹈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成果进行必要的适用性研究和改造之后形成的。

 

因此,舞蹈考级探索积累了大量的样本,形成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培养了众多合格的舞蹈教学人员,为舞蹈艺术的普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教育部推出的新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将舞蹈纳入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序列,舞蹈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成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更普遍、更经常接受规范的舞蹈教育有了可能。这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进步,也有舞蹈工作者长期努力的心血。

 

第五,开拓创新——构建社会艺术教育新生态。

 

舞蹈考级肇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对国外舞蹈教育先进经验的借鉴,既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文化事业,也是自主举办、自愿参与、自由选择的社会艺术教育新形式,是社会力量开拓创新而产生的艺术教育新生态。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参与者的不断增多、整个规模的不断扩大,主管部门不断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由此,在有关部门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广大受众认可的共同推动下,舞蹈考级成为弘扬优秀舞蹈文化、普及舞蹈教育的重要力量,在为社会提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的同时,还扩大了艺术专业就业空间,促进了新的业态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健康、可持续的社会艺术教育的新生态。

 

舞蹈考级为舞蹈艺术的繁荣、舞蹈教育的普及、青少年儿童艺术素养的提高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舞蹈教育培训机构构成比较复杂,少数机构舞蹈教育、研究、表演、编创、传播的基础和积累比较薄弱,教学人员的专业背景、职业素养参差不齐。作为学生的舞蹈“导师”,舞蹈培训始终是围绕学生身体开展的,事关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学人员的职业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教授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教学内容时,如果没有比较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用规范的教学方法培训,就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另一方面,部分舞蹈考级教材的质量有待提升,在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等方面有所欠缺,存在拼凑、简化的现象,成为影响舞蹈考级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理念和培训质量的问题,导致有的培训只强调技术技巧而忽略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还有的忽视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拔苗助长,不重视基础教学和综合养成。这些都偏离了舞蹈考级的训练功能和美育价值。

 

舞蹈考级走过的将近40年历程,恰如成长中的树林,既有香飘四方的美丽花朵,也有需要修剪的旁枝斜蔓。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如何守住桃李满园的正能量,是舞蹈考级在新时代面临的课题。

 

第一,正本清源,坚守事业初心,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老一辈舞蹈教育家创建舞蹈考级源于弘扬优秀舞蹈文化的事业追求,是为了满足青少年儿童对艺术的向往和对美的渴望,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作为。温故知新,舞蹈考级走到今天,从业者要更坚定地守住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事业初心,聚焦助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潜心研究舞蹈对于人的完善与发展的功能和价值,提供更优秀、更有质量、更符合时代需要的舞蹈考级服务,在满足社会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当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二,尊重规律,苦练内功,完善自身体系。舞蹈考级虽然是学生依据个人兴趣自愿参加、自主选择的社会教育和服务,但是也带有鲜明的教授、学习、评价的教学特征。因此,教材、教学人员、教法、评价等舞蹈考级体系的核心内容,必须得到足够充分的重视,这需要舞蹈考级单位对舞蹈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同时,研发科学规范的教材、培养合格的教学人员、钻研教法、完善评价标准,需要舞蹈考级单位真正将舞蹈考级作为事业来做,能够心存敬畏、愿意付出、舍得投入,这也是舞蹈考级单位品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三,完善标准,发挥价值,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不断健全行业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加强考级机构监管等规范化建设的同时,舞蹈考级要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以正确的导向促进舞蹈的知识、舞蹈的美、舞蹈的价值成为大众共识、共赏、共娱的对象,正如舞蹈教育家戴爱莲倡导的“人人舞”的理念,让舞蹈的健美与快乐属于每一个人。

 

回顾既往的成绩,舞蹈考级只有坚定走守正创新之路,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坚持“先立后破”,扎根社会沃土,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挖掘社会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求自我突破,提升自我要求和内涵品质,才能在新时代实现新的超越。

2024年9月5日 11:13
浏览量:0